过了保质期的食物还能吃吗?
发布时间:2020/4/17 17:57:34
1.什么是食物的保质期?
一般来讲,确定食物保质期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食用品质,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等,保质期内的食物,其食用品质不应有明显的劣变,例如:保质期内的面包不会显着干硬;另外一个方面是其卫生品质,生产实践中大多以微生物指标做为判断其卫生品质的依据,保质期内的食物,不应出现微生物引起的***变质现象。但是,“保质期”并不等同于安全,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就变得不安全了,而是品质较差了。事实上,“保质期”这种说法误导了***消费者。
2.国外对食品的“保质期”是如何规定的?跟我国有何不同?
我们经常将“保质期”当做食物的安全期限,认为只要过了这个安全期限的食物就是危险的。事实上,国外并没有食物安全期限的说法,而是用best by date, use by date, sell by date的说法。根据国际法典***会《预包装食品标识法典通用标准》中的规定,食品标签上应该标注“***短保存期”(Date of Minimum Durability)、“出售截止日期”(Sell-by-Date)、“***短保存期”(Date of Minimum Durability ,“best before”)、“此日期前食用”(Use-by Date),其中,“***短保存期”(“此日期前***”)是指在规定的任意储存条件下,产品将保持完全适于销售并继续具有所有默示或明示的特定品质的时段的截止日期,超过此日期,食品仍可能完全符合食用要求。“出售截止日期”是指向消费者出售的***日期,此日期后仍能在家中酌情存放一定时间。
3.保质期内的食物是不是***安全?过了保质期就一定不能吃吗?
“保质期”内的食品其实只是厂家给消费者的食用口感和安全性***的承诺,从口感和安全性考虑,保质期内的食品当然是***的,但在食品贮存条件达标、包装完好、色香味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食品也能食用。比如***面包没有发霉,也没有变硬,颜色、味道、口感正常,就可以放心食用。
所以,过了期的食品并不是都不能吃,而保质期内的食品,如果储藏不当,也可能变质。
4.消费者注意事项
(1)食品即将到保质期时并不意味着食物不能食用,如果购买回家之后,放过了保质期,有些食物如果状态正常,仍然可以食用。比如说,面包没有发霉也没有变硬,颜色、味道和口感正常;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那么不一定非要扔进垃圾桶。
(2)任何一个产品的保质期,都有一定的储藏条件要求。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一种食品的保质期越短。比如说,零下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室温25℃度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要求密封保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开放着肯定不能放那么长时间,所以,消费者购买食品后一定仔细阅读食品标签,注意其存放条件。
分享到: |
上一条:保障食品安全应注意些什么?
下一条:实验室的好习惯